新闻提示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长春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托举起人民群众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7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新时代城市发展指明方向。为聚焦长春迅速行动,落实会议精神,让城市更宜居、更具温度的扎实举措和成果,我们将推出系列报道,用真实的故事、生动的场景,精准的数字……展现长春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要求转化为民生福祉的实践,与读者一同触摸城市生长的脉搏。
我们将聚焦城市提升,看新民大街如何在历史文脉中注入新活力,让百年街巷焕发时代新颜;探寻城市更新,走访老旧小区怎样精细化改造,绘制居民幸福生活新图景;关注环境治理,透过“拆围透绿”的鲜活案例、口袋公园的方寸之美,感受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踪交通优化,从公交站亭的便民升级到背街小巷的精细整治,见证出行体验的点滴提升。
新时代新征程上,长春将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近日,东北老工业基地长春的新民大街焕新开街,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更多的活力,既是极具特色的文旅打卡地,也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幸福之街”。
在惊艳蜕变的新民大街背后,是长春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和城市工作各方面,始终坚持科学规划、高质量建设、精细化治理,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的生动实践,更是长春积极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主线的有益探索。

广纳民意
绘制老街新图景
长春新民大街,北起解放大路、南至新民广场,全长1445米,街路两边坐落的多座古建筑,都是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民大街更是2012年入选全国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为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长春启动了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活化利用工程项目,将城市的“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理念,长春在项目开工建设前,多种渠道广泛征集各方面意见,组织召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工作意见建议征询座谈会,邀请来自北京、上海、成都的多个单位近百人共同参与到方案编制工作当中。“要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切实保护建筑传统风貌”“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讲好长春历史故事”“要增设一些文艺活动空间,丰富文化产品供给”“要科学规划业态布局,营造多元消费场景,让市民游客喜欢来、玩得好”……经过咨询权威专家、征集权属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市民意见,方案经过多次修改完善才最终形成。让改造方案既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又契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

精雕细琢
“绣”出民生新温度
留住百年老街的“形”,还要焕发新时代的“魂”。工程建设中,在“保护第一、文化引领、开放共享、以人为本”的原则下,施工团队以“毫米级”精度、“绣花式”的匠心,从市政设施、建筑、文化运营等多个维度对新民大街进行全面升级,让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民生需求的关注。
拓宽后的人行步道,一块块石砖古朴又大气,透出岁月沉淀的韵味。砖与砖之间的缝隙中,种下的草籽已萌发出青葱小草,让百年老街充满新的生机。具备条件的水、电、气、热等检查井,已迁改至路外,彻底解决了路面凹凸不平的隐患。街路两侧的石头景观墙,不规则的石头严丝合缝地垒砌成形,足见其施工时的精细。交通信号灯、路灯、监控等设施都整合到了多功能杆上,提高了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古香古色的公交站亭,美观又实用。有了“身份证”的设施井盖,未来可实现精准维修。
最让人民群众惊喜的是,沿街的院落纷纷拆除了围墙,释放出的4.5公顷绿化面积打造了13处口袋公园,公园里花团锦簇、绿阴浓浓,能赏景、能休息、能避暑。与周边新引入的各种特色店铺,共同勾勒出宜居宜游的新图景。
新民大街这一处处精细化的改造提升,都是长春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群众需求的暖心回应。

便民利民
乐享品质新生活
如今,焕新开街后的新民大街,既保存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又注入了现代生活的活力。不仅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更是将精细化管理和便民服务渗透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街路两侧的历史建筑旁,展示牌上的二维码通过AR技术,可再现历史场景。拆除围墙后打造的口袋公园里,不仅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休闲空间,新修的长椅还能为手机提供充电功能。沿街新开业的特色店铺中,多家首店为市民游客带来消费新体验。
在由长春日报社旧址改建的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这里不仅有可免费预约参观的《新民更新》《长春故事:城市近现代简史》《长春时间:长春日报记录下的当代长春》《城市之光——先生北上》《长春非遗》五大展览和特展《古都对话》,还提供公益讲解以及各种贴心服务。自7月5日开馆以来,这里还陆续举办了各种文艺演出、见面会,“国家队”歌唱家纷纷献唱,带来高品质的表演,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便民设施“润物无声”、消费场景“多元融合”、贴心服务“细致入微”,新民大街,从改造前的广纳民意,到改造中的精细化施工,再到改造后的便民利民,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活化利用工程项目,仅是长春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缩影。近年来,长春市从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拆围透绿、口袋公园建设、公交站亭升级、背街小巷整治等方面多点发力、提升城市品质,这些有益举措不仅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更切实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接下来,长春市将继续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群众享受美好城市生活。
编辑:吴蕾 复审:丁石磊 终审:孙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