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文旅公共服务  >  公共服务  >  文化活动

重阳节 | 敬老传统,代代相传

时间:2021-10-14 10:04来源:长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
【字体: 打印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重阳节快乐!   
 
  节日简介  
 
  
 
  历史演变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蕴含着祗敬感德、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重阳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古时南北各地风俗各异,先秦时期,各地习俗尚未融合流传,重阳节习俗活动鲜见于文字记载。现存有关重阳节俗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丰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重阳节”之名称记载,始见于三国时代;至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出现了赏菊、饮酒习俗的文字记载,倍受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不断延展丰富。
  发展至近代,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政府将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将传统与现代和谐地结合起来,使这一传统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新式节日。2012年12月28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在传承发展中,重阳节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世代流传,设宴敬老、饮宴祈寿主题逐渐和中国传统孝道伦理相融合,成为当今重阳节日活动重要主题之一。
  民俗活动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据文献说,“登山祈福”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
  佩茱萸
    
  古代还有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旧时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扫描二维码,来认识菊花
 
  重阳节答题活动
  
  一、活动内容和形式:
  1、线上活动,发布活动推文。
  2、扫描下方二维码参与重阳节传统习俗问答。
  3、为得分前5名的读者发放书童AR科普专属账号(3个月有效期)。
  二、活动时间:
  2021年10月14日-10月16日
  三、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填写手机号,答完题必须点击“提交”按钮。
  2.竞赛按答题得分和答题时间依次排名(得分相同按时间先后排名);如相同得分相同时间为并列排名;在答题过程中如发现电脑刷题或其他违规作弊行为,一律取消比赛成绩。
  3.竞答共10题,满分100分,限时10分钟。
  4.活动期间,每个微信号1次答题机会。
  5.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
  6.参与本次活动即视为完全同意全部活动规则。
  四、参与方式:
  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活动入口答题
  
  五、等待公布:
  活动结束一段时间内,图书馆公众号会发布获奖名单,具体领奖方式请关注公众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