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壁画是
历史最悠久的绘画形式之一。
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残蚀,
遗留下来的这些经典,
让我们有了探究古代社会、建筑、
民俗等方面的发展。
本期活动,
讲解员齐星和崔静,
将带领我们走进神秘的壁画世界,
共同了解它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在吉林省博物院‘汉唐古韵’展厅中,有一个地方映画着神秘的图案,这就是“五盔坟”四号墓的壁画复原场景,我们能看到颜色依旧明亮,栩栩如生。”星星姐姐以文物引出本期活动主题“古壁仙人画”。
据考证,目前所发现的壁画大致分布较广,河南、山西、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的墓葬中都有壁画,其画的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表现生活场景。而在集安市的这座高句丽时期的“五盔坟”四号墓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听听星星老师介绍这些有趣的图腾故事吧~
高句丽时期壁画大致分为早中晚三期,其中早中期壁画写实、质朴,以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为主;晚期壁画以宗教、神话传说为主要内容。而“五盔坟”四号墓壁画主要绘制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图案,感兴趣的观众可以走进展厅,一起欣赏这处复原场景。
本期活动的巧手制作,崔静姐姐带领大家制作了衍纸手工,共同体验这门精美的手工艺术。小朋友们和崔静姐姐一起,将细长的纸条一圈圈卷起来,成为一个个小“零件”,藉由组合这些不同的“零件”来创作。只需要一点点耐心和创意,就能变成美轮美奂的作品。
手工活动结合了历史文化知识,不仅能够锻炼青少年动手能力、提高青少年观察力和专注力,同时还能够让青少年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历史文化。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志愿者朋友们秉持志愿服务精神,以饱满的人情和专业的服务坚守在岗位上,“小小讲解员”们的义务讲解作为展厅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并给予热烈掌声,这是对志愿者朋友们的鼓励,亦是对吉林省博物院志愿者团队的认可。
编辑:吴蕾 复审:丁石磊 终审:孙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