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党建专栏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广大市民群众抚今追昔感悟“以史为鉴、吾辈自强”的深刻内涵与时代意义

时间:2025-09-18 08:23来源:长春政事儿
【字体: 打印

  在九一八事变94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广大市民群众通过参观长春南大营旧址陈列馆、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缅怀抗日英烈、弘扬抗战精神,感悟“以史为鉴、吾辈自强”的深刻内涵与时代意义。

  

  市民游客参观长春南大营旧址陈列馆

  忆烽烟 爱国壮歌震山河

  长春南大营旧址陈列馆(以下简称南大营)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市民游客前来观展。9月17日,记者走进展馆,仿佛穿越时空,当年抗战的硝烟虽已散尽,但爱国官兵同仇敌忾的呐喊,仍在展陈间久久回荡。

  “通过眼前的这个沙盘,能了解到当年南大营的建制规模。”讲解员王瑶的声音温和而坚定,在复原的南岭兵营营房内,市民游客围站在展柜前,目光紧紧锁定陈列的物品——磨损的军帽、残缺的笔记,这些带着岁月痕迹的物件,将人们的思绪带到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南岭兵营的官兵们奋起而出,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给来犯日军以重创,用生命谱写了爱国主义壮歌。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抗战文物,心里特别震撼。”市民冯娜带着5岁的儿子参观,她指着展墙上的历史照片,轻声给孩子讲述南大营官兵的英雄事迹,“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带孩子来这里,就是想让他从小了解历史,记住那些为国家牺牲的先烈。” 

  《凝固的城市记忆——长春九一九抗战史实陈列》以旧址为依托,通过图片、文献、实物相结合的方式,真实再现了九一九抗战的历史过程。展馆内的一面雕像墙复原了官兵们坚守阵地的画面:昏暗的灯光下,官兵们手持武器,形态各异,但眼神都坚毅地注视着前方。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教师齐柠宇感慨道:“这段历史,是我们民族一道深重的创伤,更是一段必须传递给后人的不可磨灭的记忆。作为高校教师,我会引导学生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将悲愤转化为求知奋进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 

  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相互搀扶着,他们不时停下脚步,对着照片低声交流。今年72岁的朱文相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动情地说:“我父亲参加过抗日战争,小时候听他讲打仗的故事。今天看到展览,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当年革命先辈的不易。我们这代人经历过苦难,更懂得和平的珍贵,也希望年轻人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把国家建设得更强大。” 

  守初心 吾辈自强担使命

  位于伪满皇宫博物院内的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是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东北十四年沦陷史、重点展示东北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尤其是东北抗联精神的专题类纪念馆。在九一八事变94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市民游客纷纷走进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沉浸式参观各大展览。

  陈列馆一楼和负一楼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是大多数游客参观的第一站。步入展厅,560张历史照片、26份档案、348件(套)带着岁月痕迹的文物,配以历史资料影像和历史见证人口述史料,再现了以东北抗日联军为主体的东北各界民众英勇顽强抗日斗争壮举。“展览让我更直观地了解了那段历史,特别是看到那些照片和文物时,我更是深感震撼。”观众朱先生称,作为一名家长,他有责任将这段历史讲给孩子听,让他们学习东北抗日联军伟大的抗战精神,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在陈列馆三楼,“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缅怀东北抗战英烈和英雄群体陈列”则通过雕塑、油画、经典抗战歌曲和影视片等多种手段,生动展现了东北各界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长达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壮丽画卷。“这些英烈和英雄群体事迹让我深受感动,他们用生命筑起了民族的脊梁,才有了我们如今的生活。”年轻观众刘先生在观看完展览后动情地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他将继承和发扬伟大抗日精神,为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特色展览“金石铭英烈 丹心祭国殇——东北抗联英烈名章篆刻作品入藏展”近期刚刚开展,就受到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展厅内,八十方篆刻印章静静陈列,篆刻家与篆刻爱好者们以刀为笔、以石为纸,将对英烈的缅怀刻进方寸之间,缅怀东北抗日联军英烈的丰功伟绩。这里的每一方印章,都凝聚着他们的敬意。一位篆刻爱好者在参观后表示:“这些印章不仅技艺精湛,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让人更加敬佩英烈的牺牲精神。” 

  同样作为近期推出的展览,“赤子长歌,民族英雄——周保中将军生平展”则以东北抗联的主要领导人周保中将军的人物生平为主题,通过三个部分讲述了周保中将军忠诚于党、献身革命的一生。观众崔女士称:“这个展览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周保中将军的个人事迹,更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热爱、对革命的坚定。这种精神,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学习和传承的。” 

  祭英烈 壮志薪传向未来

  9月17日,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前庄严肃穆,一场以“青春祭英烈 薪火传初心”为主题的纪念九一八事变94周年活动在此举行。长春工程学院水利工程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市十一高中南溪学校的师生代表与众多市民齐聚一堂,缅怀英烈、传承初心。活动中增设的抗战女性力量主题参观环节,更让这段峥嵘历史多了一份细腻而坚韧的记忆注脚。

  活动现场,巨型大屏上“青春祭英烈 薪火传初心”的红色主题字样格外醒目。纪念仪式后,参与人员共同走进博物馆“抗战中的女性力量”专题展区,近距离感受女性英烈在烽火中的担当。

  展区内,赵一曼用过的钢笔、成本华生前的旧照、东北抗联女战士缝制的破军装等文物静静陈列,泛黄的家书手稿上,“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字句力透纸背。讲解员轻声讲述着英烈们的故事,她们有的化身情报员,在敌人眼皮底下传递机密;有的拿起医疗包,在枪林弹雨中救死扶伤;有的组建妇女救国会,动员群众支援前线,用不同方式为抗战胜利贡献力量。

  “以前总觉得抗战英雄多是冲锋陷阵的男性,今天才知道,有这么多女性前辈在幕后坚守、在战场拼搏。”长春中医药大学学生李萌萌站在女战士医疗用品展柜前,眼神格外认真,“作为医学生,我从她们身上看到了医者仁心与家国大义的结合,未来我也要像她们一样,用专业能力守护身边人、守护这片土地。” 

  长春市十一高中南溪学校的学生苏瞳说:“课本里的历史在今天变得鲜活,尤其是看到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我特别感动。英烈们的牺牲不是故事,是我们必须铭记的精神坐标,而这些女性英雄的故事,更让我明白勇敢不分性别。我会把这份感动带回校园,和同学们一起守护这份红色记忆。” 

  “站在这里,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呐喊。作为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我更明白守护家园不仅是在战场,也在每一个建设祖国的岗位上。”长春工程学院水利工程学院大二学生张子璐在参观后表示,未来要用英烈精神激励自己,用知识为祖国水利事业筑牢根基。

 

 

 

编辑:吴蕾   复审:丁石磊   终审:孙宏宇